【第七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 與會心得

典範、修持、生命實踐:多重演繹的近現代漢傳佛教宗教經驗及其表達
劉怡寧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學者)

 

一年一度的「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今年已進入第七屆,在全球Coviid-19持續緊繃的現實處境中,以「近現代漢傳佛教的宗教經驗及其表達」為主題,開展為期兩天深度的圓桌論壇與論文發表。從佛教修行的角度來看,「宗教經驗」所蘊含的信仰實踐是實修體證的重要面向,也是影響僧俗二眾佛教修行者能夠持續精進不懈的關鍵要素,在此全球不安定的氛圍中,本屆論壇邀集多位弘揚漢傳禪法的法師與跨領域學者專家,深入探索漢傳佛教的宗教經驗及其表達形式,齊力呈顯出漢傳佛教在修行經驗上的多樣性、深刻性、豐富性與普世性。 

兩天的圓桌論壇以「實踐、書寫與解脫」為核心研討主題,此主題也貫穿所有的論文發表議題,深入探問「宗教經驗」要如何能夠親身實踐?如何被書寫出來供他人理解?又是如何引導人們從心靈困頓當中達到自我解脫?這牽涉到宗教經驗所蘊涵的人格典範、修持方法與書寫表達之多元面向,在多層次的探討與概念剝解當中,廣泛借鏡經典依據與高僧大德的修持經驗,期勉有志之士皆能成為修行的主體,積極成就自心智慧與解脫的各種緣起,亦是本屆論壇最深的期許。

 

禪法,不離世間覺 

第一天的圓桌論壇邀請到三位法師暢談漢傳禪佛教落實人間的具體實修方法。佛教弘誓學院釋性廣法師以禪觀修持與人間關懷為旨,強調並非屏除萬緣才稱作禪修,事實上,從太虛大師開始所開展的人間佛教實踐之路,即從菩薩道的戒學和定學出發,主張要積極勇健在人間利益眾生,以眾生的苦難為禪觀的所緣,入眾生事業,直入人間,行菩薩道之願行。而這樣的關照要如何具體修持?性廣法師也談及在台灣之人間佛教,包括印順導師、佛光山星雲法師、法鼓山聖嚴法師、慈濟證嚴法師,乃至佛教弘誓學院等,皆在開展一條活生生的佛教走入人間關懷眾生之路,共同落實著大乘菩薩道的關懷與實踐旨趣。

釋果鏡法師從聖嚴法師的禪淨教學的實踐談及農禪寺在1980年代初發展時,即設有「禪坐會」與「念佛會」,同步接引根性不同的大眾。在禪修的方法指導上,傳承中國禪宗臨濟宗話頭禪與曹洞宗默照禪的聖嚴法師,早期以教導數息觀與參話頭為主,在話頭禪七、禪十、禪十四、禪十四的基礎上,也在1980年代則開始同步指導默照禪法,並於1998年起,開辦專修默照的禪七、禪十、禪十四與禪四十九,引導禪眾深入禪門契理契機。而聖嚴法師也強調禪不悖於淨土,在2000年時也開展出「念佛禪七」的新面向,以「數數念佛」之專注與「念佛是誰」之話頭來引導息止妄念、升起移情,並在淨念相繼後,進入到「參究念佛」的階段。至於當身處在充滿聲音與變化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時,聖嚴法師也以觀世音菩薩之耳根圓通法門來做修行指導,勉勵大眾一方面從耳根觀,在動態、吵雜的環境中反聞自性,另外一方面亦透過眼根聽,或是升起六根圓通,時時覺察無情說法與萬法的自性,使禪堂到日常生活,每個當下都是修行覺醒的契機。 

佛光山副住持釋慧倫法師也深入講授佛光山「人間生活禪」的修持觀與實踐,提及位在高雄的佛陀紀念館,即感念佛陀的恩澤,廣泛交流包括南傳、漢傳、藏傳的出家僧眾,以各自所傳承的修持法門會心。而星雲法師與佛光山所推動的人間生活禪,則是要貼近並切合人間佛教的本懷,以慈悲喜捨之心來落實人間願行,使世間萬事無處不是「人間生活禪」。因為禪是遍一切處,若是淪為枯木禪、小乘禪,實為可惜。事實上,日常修學禪法之生活禪可以包括飲食禪、安閒禪、靜中禪、動中禪等等,禪不離生活,在一切時中,讓心回到「無所住」的「自性清淨本心」,正是《六祖壇經》所演釋的關鍵。換言之,禪,不離人間,而禪的心地法門就是要轉「向外攀緣」之慣性至「向內心參就」之路,進而從禪定一如的定慧觀中,開展內心無限的智慧泉源。禪是千變萬化的,不離生活、不離世間覺,慧倫法師從自身十七年參禪過程中,分享其自身體證到真正的禪是超越境界的,是要清楚、明白、覺醒地「讓心在當下發揮作用」,親身說法禪的宗教經驗。

 

解脫身心的多元修持法門 

有鑒於禪修的修持方法相當多元且運用性也極廣,本屆論壇也有多篇學術發表深入文獻典籍以探索漢傳禪修的多元修持方法,涵蓋身心觀照、禪門功夫論、禪與淨土的修持體驗等面向。 

在身心觀照方面,著有《佛教養生學》的性廣法師,體恤大眾在禪堂總是礙於身體痠痛而無法專注禪觀,從而發展「佛教健身法」來輔助禪修教學。一般或有認為佛教僅重視心智的面向,認為禪修也是著重在心的鍛鍊,但性廣法師從佛陀時代耆婆神醫、達摩禪師的健身易筋經,以及天臺智顗的養生六字訣出發,依地水火風之四大來作為發展佛教養生學的學理依據,再對應現代醫學中骨骼與肌筋膜解剖學的研究成果,提出「四大調和」的佛教養生之預防醫學觀念,讓佛教的觀念也可以與時下的養生觀進行對話,透過心的放鬆來帶動身體的放鬆,幫助大眾能夠受用佛教養生觀而進入到更深一層的禪修經驗。 

在禪門功夫論方面,宣方教授發表了<明清禪門功夫論敘事之檢討>,以明末清初《禪門鍛鍊說》與晚明雲棲祩宏之《禪觀策進》為主要的探討文本,探究禪宗參學方式的次第、類型與方法上的組合方式,定依此理解禪者的身心運作過程。對指導禪修的禪師來說,《禪門鍛鍊說》有著相當啟發性的作用,能夠根據文本當中的禪修指導經驗,安排適宜的話頭並加以變通,也能在參禪之方法與鍛鍊的模式上有所根據。至於《禪觀策進》則是集合參學得悟的各種公案,以敘事來記錄參禪過程當中的各種生命轉折、功夫鍛鍊、境界、印證與獲得自信等,對有志以禪觀自我鍛鍊的禪者有著激勵、期勉的作用。 

在禪與淨土的修持體驗方面,陳劍鍠教授以「念佛法門的修持與宗教體驗」為題,探討印光大師「十念記數」、「都攝六根」念佛法。印光大師強調要隨息念佛,滅減妄念,止息內心的煩擾,尤其「藉氣束心」的目的,在於「令心不亂,專精為功」,透過結合飛錫大師「隨息念佛」與慈雲懺主「十念法門」,印光大師發展出「隨息」與「記數」並用的念佛法,也運用「十念記數」於「都攝六根」,更使念佛圓通與耳根圓通相互結合,以反聞聞自性的功夫,修持至「都攝六根、淨念相隨」。換言之,當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即是「即淨而禪」。對此,慧倫法師回應了「聲是無常,聲無生滅,悟此聞性,則免聲塵之所轉」,並說明到星雲法師所提及的六祖壇經之「一心三昧」,即是把「心」如實地會於一理,想一佛、觀一佛,念念相續。果鏡法師也分享到聖嚴法師即承繼印光大師之十念記數念佛法,強調「唸得楚楚,聽得清楚」,反念念自性,反觀觀自性。換言之,儘管法門眾多,但所有的修持皆是為了要返回自身,以「自心」為最終的依歸。

 

回應時代遞嬗的修行典範 

本屆論壇也有多篇論文探討近現代漢傳佛教的重要修行典範與其修行傳記經驗或公案,無論是明清時代高僧大德修行經驗之自我書寫,或是當代中國大陸的靜海老和尚的百歲宗教歷程,乃至聖嚴法師經歷中國大陸、日本、美國與台灣的一生宗教觀體現,乃至包括虛雲老和尚、靜慧法師、清定法師的三則人生公案,都是耐人尋味且回應時代遞嬗的重要修行典範。 

廖肇亨教授以<明清時代高僧大德修行經驗的自我書寫>為發表主題,旁徵博引明清僧人留下之大量具有自傳性質的文本,包括自說自實、自題自贊、懺悔發願文、自敘詩等具有個人宗教經驗研究意涵的史料,從這些僧人自我口述的文獻記載,可以認識高僧的入道因緣、修道與求法歷程、身心試煉、家國意識、價值觀念、修行體證等,從自我觀看與自我認識的角度梳理修行經驗。像是香嚴覺澄、楚山紹琦、為霖道霈等高僧大德皆有精彩的自我陳述,甚至也有子雍成如從女性觀點出發的自說自實,而月間老人的《一夢漫言》更建立起漢傳佛教自我說寫的重要典範,堪稱可以對比於奧古斯丁的《懺悔錄》。藉助這些珍貴的自述性史料,可以反思個人化的修行經驗如何可能為後繼之輩提供指南,也可以探索自傳類型之文獻如何可能為宗教研究注入新的活水。 

汲喆教授則以「龍居佛地」為題,探討靜海老和尚(1919-2019)百年走過的宗教歷程。靜海老和尚的生命折射出中國政治與宗教的結構性變遷,也展現了佛教文化再生產的地方動力,透過理解這樣的一個中國當代佛教典範人物,可以掌握中國佛教場域的社會變遷與權威建構的過程。尤其靜海老和尚以學僧的身份作為轉化的中介,成為大叢林的法師,主持大林寺並建立武進佛學院。靜海老和尚一生自我抉擇的生命歷程,亦被余安邦教授稱作從是從苦難中「給出空間」,臻於嶄新的生命轉化。 

余永峯教授也從聖嚴法師在《歸程》、《聖嚴法師學思歷程》等傳記的自我書寫中,勾勒出聖嚴法師如何在面對漢傳佛教走向衰落的歷史處境中,一路以一己之親身實踐,推動漢傳禪佛教走向復興。尤其聖嚴法師的一生歷經各種生命轉折,不管是童年過程、軍旅生活、恢復出家身份、美濃閉關、留學日本、美國弘化的經歷,都成為其推動中華禪法鼓宗的內在動力。尤其聖嚴法師還親身見聞各佛教傳統在國際上積極傳播,對比之下,漢傳佛教將何去何從?這份「危機感」是影響聖嚴法師一路開創中華禪法鼓宗的推動力量,也成就了聖嚴法師成為復興當代漢傳禪佛教之重要推手。

 

展望與反思:從書寫與表達中啟發生命實踐 

探索修行歷程的宗教經驗之所以如此重要,且需要從跨領域學術研討的角度來深入探究,有兩個重要的研究意旨:一是可以讓高度個人性的宗教體證有機會系統化地被交流、被溝通、被交互對照;二是可以透過文獻的爬梳,客觀性地檢視、歷史性地探索、多重性的比較,賦予這些個人性的體證被理解、被共感的可能性。誠如李維倫教授已嘗試從西方心理學的研究典範出發,對「禪修經驗與自我的結構」進行心理學模式的類型考察,宣方教授也提出「難言之秘與禪外說禪」的觀念,來探討禪修經驗究竟是否能夠被言說、被共感?從對宗教經驗的書寫與表達中,啟發生命實踐與生命轉化,是本屆論壇最大的成果,也期待這樣的交流可以持續帶動跨領域的思考,讓修行體證的宗教經驗能夠持續彼此交流、彼此深化,從而挖掘深刻的修行典範與修持方法,帶動更為廣泛的修行經驗交流與生命實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