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 報導 I

思議漢傳佛教在現代社會中之大變局─第四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在台召開

 2019年1月7日晚,在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解行並重」的經意示解與「好願在人間」的新年關懷中,為期三天的第四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在台灣法鼓文理學院拉開了帷幕。本屆論壇圍繞「近現代漢傳禪宗與禪修之挑戰與發展」之主題,來自全球各地20餘位學者與會發表,並展開了密集而熱烈的討論,近200名聽眾參加了論壇。

  本次論壇共有兩個圓桌論壇、兩個專題演講、三場論文發表和五場主題報告。論壇由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法鼓山中華佛研所主辦,法鼓文理學院協辦。   

     圓桌論壇主題分別為「近現代漢傳佛教研究:意義、主題與方法」和「現代禪修教育的挑戰」。

       圓桌第一場,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法國多學科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汲喆做了「近現代漢傳佛教研究:意義、主題與方法」的報告,他首先對「近現代」和「漢傳佛教」兩個概念進行了解析,在此基礎上提出近現代漢傳佛教研究的重要意義,分析了漢傳佛教在近現代的特殊境遇,並介紹了與之相關的研究方法。

     他認為理解現代社會的時候,「現代」或者「近現代」不是時序概念,而是一種服從於「變遷的律令」的時間制度。真正關心佛教命運的人,不能不研究近現代佛教。與此同時,漢傳佛教在社會變遷中展現出的難得適應能力及在近現代中國宗教場域中的特殊地位,使得漢傳佛教已經成為東亞現代性的內在組成部分與理解當代華人精神與道德生活的重要介質。然而,漢傳佛教在全球化的格局中需要重新定位。在報告中,他還介紹了制度研究、群像研究、空間研究、文本共同體研究、非佛教文獻的利用等研究方法。

       廣州中山大學龔雋教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教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宣方副教授、台灣法鼓文理學院楊蓓副教授分別就東亞視閾中日本的位置、佛教對世俗生活的作用、加強區域性研究、漢傳佛教之外的資源對漢傳佛教的意義、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關係、漢傳佛教與現代人的關係等方面作出回應。

      圓桌第二場,法鼓山僧團的釋果光、釋常襄兩位法師報告了台灣法鼓山在師資養成、教育管道、學禪修者及禪法傳承中面臨的挑戰,北京中央財經大學包勝勇教授介紹了大陸禪修教育在傳統與現代的演變過程及面臨的挑戰,馬來西亞繼程法師坦言自己在教禪修的過程中沒有遇到前述挑戰,並分享了自己隨順因緣、在現有的條件中盡力而為的心態。

  在專題演講中,陳金華教授帶來了「從『黃土禪』到『藍海禪』:禪宗現代化與國際化的歷史淵源與現代背景」的演講,他以「安史之亂」為引鏡,提出古代史與現代史連結的意義。他認為安史之亂之後,佛教經歷了從國際主義向農耕文明「黃土禪」的蛻變。武周遺產是歷史上佛教國際化的例子,今日在實現國際化與現代化的過程中,漢傳佛教本身固有的商業精神和國際性格是中國成為下一波世界中心所需要具備的普世價值中不可或缺的資源。

     德國海德堡大學Sarah E. Fraser(胡素馨)教授帶來了題為「新禪宗風格在當代藝術:水墨藝術的表演性」的演講,她獨辟蹊徑從實踐法門理解禪畫,探討了現代藝術及未來運用禪的方式時,一批新近東亞藝術家以非墨原料創作出水墨效果的作品,由此她認為在禪或道的相關作品中已經出現了新的階段,中國藝術家除了借用禪的語言之外,還以新的材質來構成禪的形式,創造出全球觀眾都能看懂的作品,創造出他們獨特的中國文化與藝術來站上國際舞台。

  在三場論文發表中,來自加拿大、日本、韓國、香港及中國大陸等地的九位學者報告了他們對禪修實證研究的方法論反思、禪修在現代社會的實踐與傳播、禪寺與禪修的田野研究與性別考察、禪法義理思想等議題的思考與研究。

   在五場主題報告中,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釋果鏡以聖嚴法師的念佛禪七為主,總結歷代祖師参究念佛中念佛的人是誰、把阿彌陀佛當成話頭、一直念佛三種形式,討論了「念佛與參禪不二」的挑戰和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包勝勇副教授以自己從2002年起在緬甸恰宓中心進行的近2000人次的國際禪修者記錄資料為基礎研究,勾勒了本世紀初以來中國大陸赴緬甸禪修的基本情況、發展歷程和趨勢,並結合禪修發展脈絡,提出傳統禪修在面臨現代社會變遷與人的需求之中所面對的問題與挑戰。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俞永峯副教授梳理了聖嚴思想形成的因緣,提出聖嚴法師禪法經歷了教授禪法初期、實驗時期、改良兩種禪法的時期、以禪法為教育的最後階段四個時期,指出聖嚴法師聖嚴法師對禪佛教的建構,是對前人教法的重建及對現代社會的回應基礎上逐漸、自然的演變形成。

     宣方副教授透過對傳統宗門話語、禪者覺悟經驗及當代禪師對禪的論述分析,省思了傳統宗門意識之間、禪者自身證法與教法之間、現代禪師與傳統典籍之間的緊張關係,引發了熱烈討論。

     汲喆教授分析了1980年代以來禪在中國大陸的話語與實踐的演變,他提出,一方面禪象徵宗教以及法師對世俗性活動的參與;另一方面禪又不被看成宗教,而被視為哲學、文化與生活方式。「禪」作為將多個不同話語和實踐領域聯繫在一起的關鍵詞,對其表像的探討為重構當代中國佛教史提供了一種新的取經。針對以上議題,不同學者就念佛與參禪之爭、傳統與現代禪修交變、禪與教、儒與佛、漢傳與藏傳和南傳之間的關係、政教關係、修行法門與政治經濟學的關聯、禪修與心理等問題進行了豐富而多元的討論。

  在會議尾聲的綜合座談中,與會學者表示希望有更多時間深入討論,雖然議程緊湊但是收穫很多,未來希望有更多台灣學校與學生的參與和更深入的交流;與會學生表示收穫很多,增強了對漢傳佛教研究的信心;與會法師希望關注學術與實修之間的關係,開展更多宗教比較研究。在語言與經驗、脈絡與去脈絡化、應然與實然的「迷」中,讓我們期待下一屆有關漢傳佛教跨越邊界傳播議題的討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