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 報導 I

在時空與人性交叉的流轉版圖中,探勘漢傳佛教的關鍵位置


由聖嚴教育基金會(聖基會)主辦,法鼓山齋明別苑協辦的「第五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首度移師到素有「航空城」、「智慧新市鎮」美譽的桃園舉辦,巧妙呼應今年的論壇主題「剎境不隔-漢傳佛教的傳播」。此外,在12/21、22兩天正式論壇展開之前,更特別於12/20週五下午舉辦一場「學術沙龍」座談。座談會中不僅有此次論壇的學者參與,更廣邀近百位不同領域的學界專家及媒體創意人,一同觀賞聖嚴法師紀實電影《本來面目》。隨後,更邀請本片導演張釗維出席,針對大眾觀影後的心得及感想,從歷史、社會、宗教、文學、影像傳播等方面,以聖嚴法師所經歷的時代浪潮為背景、片中法師逐步行履的佛法實踐及弘化足跡為經緯,一起與學者專家及觀影大眾們,進行一場深度的座談。

接下來兩天正式論壇的部分,則分別有論文發表及圓桌論壇,討論的範圍更擴及明清、民國、近現代的日本、越南、美洲、歐洲,乃至全球化的漢傳佛教發展。其中,遠渡海外的華僧圖像則有在日本開創黃檗宗的隱元隆琦禪師、在越南發展臨濟派的拙拙禪師、民國初期積極經營邊疆的太虛大師,以及將漢傳佛教介紹給西方人的旅美高僧宣化上人,最後一天的圓桌論壇,焦點再回到聖嚴法師的佛法傳播。兩天半精闢豐富的論題發表,跨界度、多面向、開展時空的佛教傳播及大師足跡論壇,不僅為現場聽眾導覽一場佛法傳布的精采故事,更在學術研究、影像紀實、宗教精神等的相輔相成下,完善佛法史觀視角。

       

從平凡的人性說起-學術沙龍《聖嚴法師紀實電影:本來面目》

「以平實、平視、非仰望的角度來看聖嚴法師的一生。」誠如聖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清彥在學術沙龍中致詞所言,《本來面目》的觀眾不只是聖嚴法師的弟子或信徒,更是一般民眾。本部紀實電影從1979年的紐約街頭揭開序幕,以每十年為一個節點,鋪陳聖嚴法師的生命歷程。片中運用法師的開示演說、日記病歷、文獻著作、照片影片,以及法師身邊人物的訪談等,來表現法師的各個生命階段;同時,也使用真人演出的動畫形式,再現法師前半生重要經歷。聖嚴法師的人間修行旅程,在民初長老與嬰兒潮世代的弟子之間,在進步的西方與追趕的東方之間,在日漸世俗的凡塵與日漸稀薄的信仰之間;在肉體的誕生與死亡之間,同時,更在衝突與和解、傳承與創新、過去與未來、放下與提起之間。

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明學院教授汲喆觀影後表示,如何描繪一位尊者或偉大老師,整個東亞社會在這方面,其實有一種特定的表述上的保守,這不僅對導演來說是一大挑戰,對觀眾從觀看心理上來說,也很挑戰。此外,他也建議影片可厚實亞洲及台灣佛教史的歷史視角。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從感動人心、強化個人修行的角度來看,建議可再加強聖嚴法師一生走過無數苦難,為弘揚漢傳佛教所展現的願力及堅毅,「我們對聖嚴法師有認識,所以這部片對我們來說是有意義的。其實宗教信仰每個人都有自己既定的對象,我相信如果做得好,對法鼓山信徒會產生更大力量。藉由聖嚴師父的人格及對佛教堅忍卓絕的意志,去深化個人信仰,我相信這樣的作用力反而較大。」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鄧偉仁則讚歎,導演將法師生平放進歷史維度中的處理方式。「如果說佛法的價值是從它所處的時代中展現出來的,那聖嚴法師的一生就要從法師所處的時代來說──從一個保守、傳統且迷信的時代,慢慢走進現代、現代的迷惘,我們常說的垮掉的一代或嬉皮世代;在這個變遷中,我們可以看到聖嚴法師的位置在哪裡。」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兼代所⻑越建東,同時也是聖嚴法師的學生及弟子,分享當年親近法師的諸多因緣及深刻經驗。他描繪聖嚴法師扮演角色之到位,當老師就是老師的樣子,當師父就是師父,輕鬆時跟大家就像朋友一樣地玩笑,轉換自如令人十分景仰及覺得不可思議。「師父的禪是非常活潑的,師父在言語或行動上也都會以身作則;可以說師父的法,就在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我的建議是,請維持師父這種活潑的禪的味道;同時這種活潑,也是漢傳佛教的精隨。」他讚歎這是部有佛法的電影;同時也提醒,不同於文字資料,有許多實際生活及行動片段的影像素材,透過紀錄片以不同主題或面向的編纂,這樣的文本對學術研究來說是缺乏且珍貴的。

     

座談中,包括聖嚴法師對佛教教育的念茲及實踐、對漢傳禪修方法的次第建立、立足中華放眼世界的國際胸襟、提昇人品建設淨土的終極關懷等,都一一提及討論。從一部紀錄片創作過程的掙扎、人物詮釋角度的取捨、歷史性與人物性的拿捏、佛法精義與人性語言的對話,甚至如何在波瀾的時代背景及不平凡的恢弘功績中,更貼近現代一般人內心深層的焦慮,點出一位漢傳佛教僧人普世的時代及人心意義,都在學者、導演、觀眾或顯或隱的交互對話中,一一被思考及凝聚。

「每個人心目中的師父都長得不一樣;但就是因為不一樣,所以大家會開始去談論,開始去說什麼可以、什麼不行。其實這過程都讓我們看見自己,看見自己重視什麼,我覺得這就是在尋找我們本來面目的過程。」聖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楊蓓更直言,這是一部頗有爭議的紀錄片,「但現在我覺得爭議是一件好事,因為大家會開始去了解,我認識的師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在這過程中,會發現本來面目越來越近。」

     

亦如導演張釗維在回應中所表示,「在拍攝《本來面目》之前,自己正面臨紀錄片專業上的反思及危機;但經歷這兩年,儘管客觀環境的危機並未解除,但內在已漸能消融這個危機,漸漸不那麼在意外在的傳播環境,而是回到自己的作品與本心之間的關係。」唯有找到創作者內心與題材之間的呼應共鳴,才會積極想把這樣的作品與更多人分享。至於最想從《本來面目》中看到什麼?導演說,是一位修行者他可能的樣子。「因為我是凡夫俗子,我看到了世俗人與修道者的界線,我看到一個我不熟悉但又很神聖莊嚴的世界,我看到一位修行者決心做他覺得應該做的事。」

從政治、宗教、文化的變遷,到移民後的離散迷惘-時代地圖中的高僧

同樣在不同時空脈絡中移轉變化的漢傳佛教僧人,無畏於戰亂、異地而遠赴他鄉弘化,面對自身傳統與他方文化移入的衝擊、轉變及影響,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廖肇亨、越南科學社會翰林院下屬漢喃研究院研究員范文俊,分別透過明清之際渡日的黃檗宗僧侶詩文(以福濟寺系為中心),及十七世紀閩南臨濟宗拙拙禪師赴越南弘化的佛教發展史,解讀移民後的漢傳佛教,其所展現的聖俗流動關係、社會關懷影響及文化推進。於外將漢傳佛教放在更宏觀的時間縱軸、空間維度中看其歷史意義;於內則深入遠離故土僧人的生命書寫及內心世界,不僅尋找其共通的弘法本懷,就心理意義而言,歷史中移居異地的僧人生命書寫,更可能為現代人因移民或遷徙所產生的「離散」痛苦,找出一劑信仰解方或不一樣的生命態度。

      

聖人無情?抑或有情?-高僧的善巧隨順與神聖性

「傳統的東亞高僧傳中,關於人性的部分常常是被抽離的。」廣州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龔雋感慨地說,包括現代許多講述高僧故事的電影,也以英雄主義或勵志性質居多。「反觀印度傳統或西方基督宗教,描寫聖徒遭遇種種修道苦難,會有更多人性的糾結、自我懷疑及轉折過程。」除了學術沙龍及圓桌論壇中,聚焦聖嚴法師的海外弘化及人物性格外,此次論壇發表中,新加坡佛學院教務主任紀贇,也以大量國史館第一手民國時期資料,及令人驚訝的大量海外記錄報導等,從非佛教的歷史檔案中,側面解密太虛大師透過宗教懷柔等方法,主動涉入世俗政治、邊疆經營;不僅為當時佛教困境,更為整體大時代苦難時局,積極另闢蹊徑的不為人知面向,體現太虛大師的宏大格局及獨特性格。

      

而法界佛教總會董事⻑暨法界宗教研究院院⻑恆實法師,則貼身分享其親教師宣化上人,如何以一位不會說英語的東北華僧,發願將佛法介紹給⻄⽅人。包括建立僧團,界定嚴格的出家在家持戒規範;非傳統、自身體驗、貼近⻄⽅聽眾潛能的經典詮釋方式,並組織他所翻譯的十餘部漢傳佛典;設立整合知識與修行的小學到研究所;強調佛教各宗派和諧及跨宗教對談。掌握佛法原則而不拘泥,因此可以在當今思想界中與主流宗教與知識份子對話。當中,恆實法師也分享一個自身的師徒故事:就在法師圓滿三步一拜的禁語苦修後,有天宣化上人突然到他面前喝斥他,「你修行十年,卻還沒踏進佛門一步!你還是以為佛陀是一個警察,如果犯罪了他會抓你,如果他看不到你,你就自由了是不是?」當下直破法師心外有佛、外求守戒的執著。不僅展現深刻洞悉的師徒關係,更生動演繹在活潑多變的接引方便中,什麼是佛法始終不變的核心-「心地法門」。

     

最後圓桌論壇再回到聖嚴法師的弘化足跡。從行腳至日、美、東南亞、歐洲,甚至與全球宗教領袖對談、合作,表現法師不同面向的取徑,過程中的艱辛及多次絕處逢生,也對應到紀實電影中,法師因不同人所展現的憂歡喜樂,與沈家楨居士會面時的感恩流淚、為成就眾生而放下師父身段的一跪、慨於佛教衰腐而憤起的筆戰……「聖人有情,他們用他們的哀樂去應對外物;但不同的是,他們應物而不累於物。」人性與神聖性、獨特性格抑或大時代背景下所需要的格局,是本次論壇在深刻探微高僧大德不同面貌時,最精彩的火花。

時空轉移後的矛盾與對望-誰在塑造漢傳佛教的面貌?

然而時空轉移,漢傳佛教的原地與異地,也經歷了彼此交流、相互比較及批評。日本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系教授陳繼東,梳理晚清中國僧人及佛教思想家對日本明治維新後佛教新轉變的看法。從漢人對於日本佛教的交互對話、認識與批判,反映中國人對於自身佛教的問題意識及使命,進而開始推動近代佛教變革。另一方面,日本對於傳統佛教史觀的反省,包括過於西方式的詮釋方法,因此將佛教置於思想史的邊緣;以及強烈的⼀國中心主義,只從封閉的日本中心看待近代佛教史。這樣的反省及批判,也極大地影響近代佛教研究及思考方向。

     
而汲喆則從宏觀的角度,觀察源自華人社會、自我認同為佛教的新興宗教團體,在全球化的傳播及擴展中,如何漸漸形塑漢傳佛教的新態勢。這樣的趨勢,體現近幾十年全球化的逆轉──世界主義和理性主義,正面臨或隱或顯的⺠族主義和反智主義的挑戰及翻轉。這些新興團體高度強調法門獨特性,透過特殊主義的救贖秩序,勾畫出屬於自已的文化疆界;同時又借用全球化下的「多元」及「傳統」等修辭,紓解普遍主義的壓力。這樣的運動,體現⼀種與「人間佛教」所代表的「⻄化」或「理性化」不同的全球化範式,正在重塑華人佛教與世界的關係。

兩天論壇所激盪出來的火花,讓與會大眾逐漸豐富、生動並深刻漢傳佛教的多樣性及核心面貌,包括它在時代中所扮演的動態角色及功能。而漢傳佛教的傳播,更是一路持續不斷的研發及思辯過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