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 報導 III

漢傳佛教在臺灣 反思與展望

【釋演曉/臺北報導】

去年(二○二○)十二月十八、十九日,由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的「第六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以「漢傳佛教在臺灣」為主題,假臺大集思會議中心舉行。共有二十三位學者及教界代表參與五場論文發表、兩場圓桌論壇,內容涵蓋人間佛教、全球化、多元傳承、女性教團、新宗義與新宗派等議題。今年首度透過網路直播,使國內外學者及聽眾能在線上即時對談。

開幕式中,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感謝大眾及學者專家對聖基會學術論壇的支持及參與。由於全球人類正共同承擔疫情的考驗,期許學者專家立足漢傳佛教,結合學術專業,共同關注人類與環境共存的課題。

漢傳佛教在臺灣的發展,可以一九四九年為分水嶺,往前深受日本佛教影響,之後,大批來自中國大陸的僧俗如印順長老、南亭長老、慈航法師、聖嚴法師、李炳南居士等共同接力耕耘,逐漸發展成今日的盛況。

十八日上午「臺灣佛教面面觀」圓桌論壇中,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嚴瑋泓從哲學脈絡切入,引用希臘哲學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盜火者」的譬喻,探討二十世紀初期,臺灣本土佛教界代表林秋梧、曾景來,其佛教哲學思想除了受中、日兩大佛教傳統「雙源匯流」影響之外,也受歐洲哲學啟蒙,如林秋梧引馬克思「階級鬥爭」探討佛教平等觀,曾景來用康德的平等人格討論佛性論。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所教授侯坤宏從「人物類型」看臺灣近代佛教史,認為可仿傚藏經史傳部高僧傳的分門,從人物專長如經懺、講經、傳戒、禪修、教會組織、佛教文化、經論師、教團組成等類別,介紹百年來臺灣佛教舞台上的僧俗人物,寫就當代的高僧傳,進一步建立臺灣佛教的知識體系。

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周玟觀從門人、學門、數位典藏三個視角,探析李炳南居士創建臺中蓮社聯體機構的理念,分析在歷史脈絡中,身為居士代表人物的李炳南,其致力以傳統儒佛文化為內涵的居士教育,於當代佛教中所呈顯的應世樣態。「佛教必需要靠經懺才能維持?教育或宣講法義能維持道場嗎?」侯坤宏考察印順法師在其唯一主動籌建的慧日講堂,住持期間所發表的學術著作,在他一生研究成果中的地位與慧日講堂的佛教思想建制流變。

長期關注臺灣尼僧團教育的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李玉珍,聚焦香光尼僧團,以十年為一個階段,加上多年田野調查,探討香光尼僧團建置「現代清規」過程中,如何顧及尼眾本身宗教需求的改變與質變。

十九日下午圓桌論壇,法國國立東方語文學院副教授汲喆討論〈臺灣漢傳佛教與全球現代性〉,認為戰後臺灣在佛教發展特別在國際化方面,應該回到民國初年佛教改革運動這條路上尋找道統的正當性,期望佛教發展在全球化過程中,成為全球佛教現代主義典範。

聖基會漢傳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林鎮國教授引《中論》:「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認為臺灣正是提供了一個space(空間),才讓一切成為可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