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舉辦心靈環保日,邀請大家認識、推廣「心靈、禮儀、生活、自然」四種環保,並響應淨零碳排。首場臺北場於5/3(六)在國父紀念館登場,聖嚴教育基金會首度應邀共襄盛舉,精心準備多種活動體驗,活動攤位大排長龍、人潮不斷,廣泛受到高度好評。心靈環保日透過六十多項豐富多元的趣味攤位與活動,將環保意識、環境教育融入其中,以寓教於樂方式,幫助民眾放鬆身心,學習將四種環保落實於日常生活。聖基會參與多個攤位,提供民眾進行摺紙、孔版印刷、真人版桌遊等不同活動體驗。

活動嘉賓環境部部長彭啟明、臺北市府秘書長李泰興、觀光署署長周永暉、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中央氣象署署長呂國臣、北市民政局副局長吳坤宏、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應邀與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護法總會總會長張昌邦一起體驗聖基會「印印好願」。貴賓們在義工指引下,完成印有聖嚴法師法語的手作木牌,並舉起木牌齊聲念出「有大願力」。蔡董事長除了關懷專職和義工,也在《龜龜的交換日記》繪本展板前合影,並體驗由國際紙藝大師洪新富帶領的摺紙。到現場關懷的還有聖基會林茂林董事、辜琮瑜董事、洪景山董事。

洪新富老師是首度參與法鼓山活動,他帶領民眾將正方形紙張以五個簡單步驟摺出雛形,隨後依民眾所指定,巧手剪裁紙張成為各種飛行生物,如藍色紙張化為臺灣藍鵲,紅色紙張變身臺灣寬尾鳳蝶,引發現場驚歎連連。洪老師說明,用心觀察生態,了解生物習性,是生物摺紙技巧的重要基礎,在摺出生物的同時,還加以解說其生態習性。洪老師表示,自己喜歡用減法而非加法,對他來說摺紙就是一種修行。「摺摺稱奇」不僅是手作體驗,更是心靈與自然的和諧對話。


「印印好願」透過古老的孔版印刷,轉印聖嚴法師的法語。一般活動中很少見到孔版印刷,因其準備工序較為繁複,需要人力也多,聖基會用心設計孔版印刷體驗,讓參與者多了解一種版畫,發現傳統工藝之美。除了一般民眾,許多法鼓山義工也排隊參與體驗,不少人完成手作後,立刻拍照分享,或是愛不釋手拎著木牌逛活動會場。


《龜龜的交換日記》是聖基會出版的繪本,以動人的故事與繪圖,傳達保護自然環境、愛護生命、合作共生的重要性,法鼓山公關文宣室將其製作成影片在地球日公開播出。活動現場將繪本場景等比放大呈現,展板圖案繽紛、五彩溫馨可愛,還有飛鳥帽子和手持烏龜板,除了吸引大小朋友闔家留影,也有不少老菩薩駐足拍照。


聖基會也與法行會協辦法鼓山佛教基金會「淨零法鼓」,透過擲骰子、翻圖卡等遊戲,使參與者了解淨零排碳、永續環保的議題。如同大富翁桌遊玩法,在每一格都是法鼓山地標的地板「∞」圖案上,參與遊戲者本身成為棋子,擲出骰子數字決定前進步數,義工從旁解說法鼓山環境生態和環保措施。本活動體驗普遍受到親子家庭的喜愛和參與。
此外,聖基會也準備「願願相續」和「心心相映」體驗:前者是將結合聖嚴法師法語和僧團法師畫作的小卡,以絲繩串接相連成為吊卡;後者則是將舊春聯賦予新生,摺出跳動的紅心。民眾們跟隨義工示範,聚精會神完成作品。


為了本次盛典,聖基會於去年底就開始進行準備,更在事前舉辦義工說明會,以便義工了解活動內容和更好地提供服務。感恩蔡董事長和所有董事們的全力支持,感謝眾多義工的熱情協助,使此次活動順利圓滿。也要特別向參與聖基會活動體驗的大眾致謝,您們的好評回饋,是對聖基會最大的鼓勵與肯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