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南宋臨濟禪初傳日本之研究―以蘭溪道隆爲例
主講:衣川賢次 | 日本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連結:https://youtu.be/0H6nXbXCjGo
內容簡介:
禪宗在唐代初期興起,經過多次嬗變,及至南宋時代,禪宗已變得極其晦澀難懂。因此,南宋時期臨濟宗禪師們東渡日本以後,在日本這片處女地佈道的過程中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蘭溪道隆禪師1246年東渡日本,試圖在日本傳揚臨濟禪,但因為他沒有住持禪院説禪的經歷,缺乏教學經驗,只能生搬硬套南宋禪宗的教方法,使得日本僧人難解其義。
另一方面,蘭溪道隆禪師到日本傳禪正值日元兩國關係極其緊張的時期。所以,在他駐錫日本的33年中,傳禪活動不免受到國際關係的影響。他不僅屢遭元朝特務構陷,而且還被開除住持職位,放逐到外地。
雖然困難重重,但,正是因為有蘭溪道隆為首的南宋末期、元朝初期東渡日本的中國臨濟宗禪師們,不畏困難,培養人才,以及日本僧人踴躍過海來華習禪,才為日本禪宗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全文下載:https://reurl.cc/94xQDx
題目:從《嘉興藏》的海內外流通再思考明清佛教的歷史地位
主講:陳玉女 |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副校長
連結:https://youtu.be/9rfo9raPt30
內容簡介:
晚明佛教衰微,紫柏大師倡導以文字般若弘揚佛法而大力推動私刻方册本《嘉興藏,刊刻過程艱辛,時間更長達兩個世紀之久。隨著明、清大規模人群的海內外流動遷徙、區域間僧俗的行走往來與交流,《嘉興藏》逐漸流通至海外,使得十七世紀後半《嘉興藏》在東亞海域之間,頻繁地運送往來,不管在中國境內,或在日本、朝鮮、越南等屢見《嘉興藏》版佛書的流通及其覆刻本的販售。
而《嘉興藏》之所以活絡於東亞市場,與其具革新、突破的裝幀風格及促進佛典經書的平易性、易於親近等開放性的刻藏思維密切相關:方冊本容易攜帶、翻閱、便於研究,且使得價格趨於平民化等,正符合商業化時代的求知模式。
而其商品化的市場流通,正顯示明清《嘉興藏》的刊行,符應了東亞各國的佛教需求,不僅帶給東亞佛教圈在佛教傳播形式上具有跨越傳統框架的革命性突破,即方便快速於佛法訊息的傳遞,同時於佛學知識的吸納上,亦給予更為多元豐富的新著作。
《嘉興藏》就像是十七、八世紀流通於東亞海域之間爭相請購的一顆明珠。而在近代西洋思想大舉傳入東亞、衝擊著東亞漢傳佛教之前,明清《嘉興藏》的刊刻與流通,或許可以說是繼隋唐佛教之後,再一波廣泛且深刻影響東亞佛教的創舉。故藉此再次反思晚明以來佛教復興的意涵,以及明清佛教在中國與東亞佛教發展的歷史地位。